永城人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61|回复: 3

[文化历史] 把酒话桑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5 12: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永城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今日永城20130815期 >> 第A4版:文化·阅读


把酒话桑麻






  □ 陈玉岭
  夏至过后,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夏天了。可能是因为刚下过雨,空气格外清新。雨后初晴的一个傍晚,几个文友相约到郊外的一个露天餐馆喝酒聊天,酒桌就摆在门前的桑树下。天气很好,大家的心情也很好。聊天的范围开始是漫无边际的,从远古一直聊到当下,纵横数万里,上下几千年。酒到忘情处,不知是谁起的头,首先发起了感叹:浩浩乾坤,苍苍人寰。匆匆岁月中,茫茫大地几度沧海桑田;滚滚红尘里,小小环球数次地覆天翻。但无论世事如何嬗变,我们足下的这片土地总会留下一些风景,而世态炎凉的冷暖人生,更会传承几多风情。“把酒话桑麻”便成了议论的主题。
  还是在很古的时候,那时永城这个名字还未出现就有桑了,是以社的形式。《史记·封禅书》曰:“自禹兴而修社祀”。社的作用开始主要用于祭祀,后来演变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太丘社(就在今天永城市太丘镇所在地)是最早建立的社之一,也称太丘桑林之社。《周礼》记载:“二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社可根据当时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而命名,之所以称太丘桑林之社,是因为当时社坛的周围遍植桑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丘桑林之社曾经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即商汤即位后,国内连年大旱、江河枯竭、寸草不生。商汤就命史官在太丘桑林之社摆上祭品,祈祷上天降雨以救万民。为了表示他的虔诚,并引咎自责,但事与愿违,旱情依然漫延。史官占卜后对他说:只有用活人做祭品,上天才肯降雨。商汤认为求雨本是为民,岂可再残害于民,于是便决定由自己充当祭品。他剪去头发、指甲,沐浴洁身祈祷:我一人之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皆是我一人之过。祷毕,商汤便坐到柴堆之上。正当巫祝点燃柴堆时,大雨骤然而下,万民一片欢呼。
  人们为了颂扬商汤的德行,就创立了一种乐曲和舞蹈,乐曲便取名为“桑林”,后人称其为“汤乐”。舞蹈亦称桑林之舞,在中国的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惜随着时光的流逝失传了。后来在太丘汉墓中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面上一男子在前面舞动着缯纱领舞,另有五名男性跟着起舞,后面一人擂鼓,场面极为夸张而浪漫,据有关专家认定,那就是桑林之舞的一个场面。可见商汤在太丘桑林之社做了这么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事,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对于当地的社会发展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是桑蚕业的发展。在那几乎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年代,农耕文明解决了吃饭问题,栽桑养蚕就解决了穿衣问题,这也是人生中最基本的问题。永城历来被称为膏腴之地,历史上桑蚕业的发展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永城清·光绪二十九年县志》载:
“永邑乡村多种桑,蚕成,妇孺拈丝织绸,名曰土绸,坚白异常。《汉书》云:‘睢涣之水出文章,宗庙黻(fú)黼(fǔ)衣裳用焉。取其质坚而暖,年久不敝也。’魏武帝云:‘声价当在蜀锦吴绫之上’。”
  这里所说的“文章”,并不是指著书立说,而是永城所产的一种丝织品。红色与青色相配称“文”,红色与白色相配为“章”,“文章”是指色彩斑斓、多种多样的丝绸。永城城北是古睢水,城南则是古涣水。在这片土地上所产的丝绸,比天府之国的“蜀锦”和江、浙一带的“吴绫”都好,是千真万确的。清代诗人蒋梦尾在《土绸行》一诗中是这样描写的:
  城北睢水南涣水,睢涣之间养龙子。蕴得灵气波光寒,洗出土绸光练起,烂如太乙然青藜,皎如淬花白鹇尾。直肃清庙百工心,衣裳用为非无字。制为黻(fú)黼(fǔ)样鹿簌,风吹不动身如玉……
  诗中的“蕴得灵气波光寒,洗出土绸光练起”,是指城南的莲花池,那是专门用来浣沙洗丝绸的地方,只有用那地方的水漂洗,丝绸才能“烂如太乙然青藜,皎如淬花白鹇尾”,而用其它地方的水来洗,光鲜度与颜色就大打折扣。如今60岁以上的老人,十有八九还记忆犹新。由此可见,无论土质和水质,永城都十分适宜栽桑养蚕。直到解放初期,还几乎家家养蚕,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永城不仅栽桑养蚕的历史悠久,而且缫丝纺织也颇具规模。史书载:唐代永城所产的丝织品,在全国划分的八个等级中名列一等;明洪武、永乐年间,永城的丝绸曾被作为贡品;民国5年(1916年),永城县署开办了永城乙种蚕业学校,因匪患及战乱影响,民国10年(1921年)停办。可是民国20年(1931年)8月,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动乱年代,为了培养蚕桑技术人才,永城县署于城内黉学,又开办了一所农桑职业学校,并在县城东关拨地建桑园苗圃,供学生实习所用。要知道,那可是整个商丘地区唯一的一所农桑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农桑技术人员……
  永城因背倚中原而成其大,因文明积淀而成其厚,也因栽桑养蚕而成其名。
  酒起雅兴,自然唱和,于是不约而同地就想起了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诵了出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是被故人以“具鸡黍”的农家风味邀至田家的,这就更显示出了朋友之间的真诚。我们是互邀到郊外,形式不同,内容却是一样的。同样的绿树环绕、青山郭外,同样的“把酒话桑麻”。在那样的一个夜晚,友人对坐,美酒佳肴,情不自禁地撞开了我们心中那种久违了的情怀。那是血液里流淌的,心底里珍藏的情怀,是书中的一句诗词、夜空里的一轮明月,甚至眼前的一方景致就能唤起的那种故乡情怀。
  如果说孟浩然他们的“话桑麻”,更多的是对田园风光的留恋与顾盼,而我们则是对故园风物充盈内心的陶醉与向往。把酒清谈,说过了桑,接着话麻。永城麻的历史也和桑一样久远。《诗经·周南·葛覃》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这是关于麻较早的史料了,不仅记录了葛麻的形态,生长状况,还记录了把葛麻刈回来如何进行脱胶。上面的记载虽然不能说是特指永城,但至少和永城的情况非常相似,或者说就包括永城在内。永城境内产三种麻,青麻、紫麻和苘麻。田间地头,沟河坑畔,到处都有它们的影子,也就是“施于中谷”。《诗经·陈风》里还有这么一句话:“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仍然没有说出“东门之池”在什么地方,但就更像是永城了。这种沤麻的方法,采用的是池水沤渍脱胶法,直到解放前,永城农村还普遍采用。
  永城之所以被称为汉兴之地。是因汉高祖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的缘故。西汉《泛胜之书》记载:“夏至后20日沤麻”。这又和永城沤麻的时间大致是吻合的。此时正值阳历的七月份,气温较高,适宜于细菌繁殖。永城沤麻就在“东门之池”或南门之坑,把麻放进池水里,用池里的泥埋在上面,一定要埋得严严实实,如果有露在外面的,则沤渍不透,麻皮太硬,还需进行二次脱胶处理。反过来也不能沤渍得时间太长,沤得过头,麻则烂而纤维不坚,大致需五至七天左右。
  永城所产之麻,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搓绳。用来打水、捆绑东西、拴牲畜、搭建房屋等;二是纺一种粗线。用来纳鞋、织麻袋、织口袋、织草帘子等;三是织布,供人们制衣之用。因为古代蚕丝织品是统治阶级或有钱人的奢侈品,一般人家是穿不起的,就只能穿比较粗糙的麻。至今永城谁家死了老人,儿孙们都要“披麻戴孝”。由此也可以反证,麻既然可披,当然可以穿了。
  在永城境内古芒县、太丘及建成侯国遗址出土的筒瓦、板瓦的凹槽内,发现了里面垫衬的葛麻布,是为了防止瓦粘连而垫的。从布纹的细密程度看,说明那时永城纺织技术已十分先进。这还不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永城人的先祖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纺织工艺上做到了巧拙互用。用苘麻、青麻和紫麻搭配,在麻布上反复摸索,织出了许多精美的图案,如花草树木,鱼虫蝶鸟等。更为神奇的是,用几种不同颜色的麻线,在白色的苘麻布上,以花草与动物组合,织绣出喜庆吉祥的图案,如喜(鹊)上眉(梅)稍;连(莲)年有余(鱼);五谷丰(蜂)登(灯)等,使本来平淡庸常的日子变得多姿多彩。
  有文字记载:元朝时期,国家设有罗局和绣局,明、清时代设有织造府,统管全国的纺织印染行业。永城就有这种专门的机构,管理官方与民间的纺织事宜。所有这些管理层面的建立与完善,反过来也足以证明桑麻在永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只是以后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和利用,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仅桑麻成为永城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注入了一种诗意特征。在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月姥姥,亮汪汪,娘养蚕,爹种桑,给儿做身花衣裳。”
  同时桑麻在诗人的笔下更是熠熠生辉。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到了永城,在《宋中三首》里写出了“九月桑叶黄,秋风鸣树枝”的佳句。
  金代诗人郭邦彦,金宣宗定兴五年(1221年)曾任永城县主簿,诗人下乡视察民情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三首《村行》,有关永城麻的风物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

枣花初落路尘香,燕掠麻池乍颉颃。
一片云阴遮十顷,卖瓜棚下午风凉。

芹叶芦花岸两边,钓溪石畔落孤鸢。
小畦引入平流水,麻杆森森已拍肩。

豆叶芃芃麻叶光,植禾得雨又催黄。
田家乐事谁真得,牧子行歌醉叟狂。
  这种被诗化、被深化了的生活,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不知不觉中,夜已经很深了,明月东升,给大地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银白。酒酣耳热之际,谈兴更浓。连饭店老板都被我们的谈话所吸引,他亲自送上来一盘西瓜让我们解渴,并指着旁边的树说:“这是我十年前离开家乡时栽下的桑树,那时我家还是农村,由于城镇化进程迅猛,如今已变为城市的一部分,我也又回到了桑梓之地。今非昔比,确有天壤之别。”说完,也可能是激动,他对着桑树跺了一脚,惊起一树蝉鸣。
  这时有歌声从远处飘来,轻柔如月光泻地,圆润如珠落玉盘。美酒,歌吟。
发表于 2013-8-15 19: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不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5 19: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6 20: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6 20: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删帖申请 | 隐私保护 | 使用帮助 | 法律声明 | 举报不良信息 | 返回首页

 

永城人,网聚永城人气! 凝聚永城力量,打造网上永城!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永城人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永城人论坛QQ群列表 | 友情链接/商务合作:QQ/11963852 | 投诉申请/媒体合作/联系站长:QQ/29578249

永城人论坛信息均由注册会员个人自由发布,永城人论坛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永城人论坛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律师

友情链接:永城生活网 | 永城房产网 | 永城招聘网 | 永城人才网 | 永城市信息港 | 永城信息网 | 永城人才招聘网


豫公网安备411481020001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282

QQ|手机版|Archiver|永城人论坛 ( 豫ICP备17039736号 )

GMT+8, 2024-5-21 15:10 , Processed in 0.3644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