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人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06|回复: 10

[文化历史] 白族祖棘源永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5 11: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永城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白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贵州、四川等省。
  白族和永城渊源颇深,其族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位于今永城市域的棘国棘人。后棘失国,棘人南迁百越一带,成为百越族的重要源流之一。《宜宾百科全书·历史卷》记载,永城西是原棘人之祖地。
  由于战乱灾难,战国时期棘人再次迁移,向西南迁至今四川宜宾地区一带,建立棘侯国、棘道县,成为“夷中最仁”。晋代始,棘人入主云南,至唐代成为南诏文化的中坚。在与洱海人民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白族。宋代,建立大理国。元、明继续称为棘人或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1956年,正式定名为白族。
  棘人建国:中原故国 百越源流

  棘国,是春秋时期居于中原的一个诸侯国,其范围主要在河南省永城市西部和南部,以浍水两岸为核心,南至涡河流域,北至古睢水。其都城在永城古棘亭遗址处。
  永城浍河两岸古文化遗址遍布,是远古人类较早的栖息地。棘人作为本地土著居民,又受封建国于此,这些古文化遗迹多跟棘人有关。《商丘地区地名荟萃》“历史地名”载:棘,古邑名。在今永城县城西11公里柘树集东。春秋楚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吴于是伐巢,取驾克棘入州来。”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杜预注曰:“酂县东北有棘亭是也。”《史记》载:“春,吴楚齐赵七国反,吴楚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即此。”今柘树集东有棘亭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地下文化层2米,地表有少量陶片。
  著名史学家黄懿陆先生在《棘为越论》中认为,周武王二年(公元前1045年),棘人因参与武王伐纣有功,首领受封建立棘国。这在1956年在陕西安康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青铜器铭文中得到印证。该铭文共9行93字。李学勤教授在所著《走出疑古时代》依原来行款解释如下:“惟十又二月,王令师俗、史密曰:‘东征。’会南夷卢、虎会杞夷、舟夷,讙,不哲,广伐东国,齐师、族徙、遂人乃执鄙宽恶。师俗率齐师,遂人左‘周’伐长必:史密右率族人、厘伯、棘、夷周代长长必,获百人,对扬天子休,用作联文考,飞伯尊篮,子子孙孙其永宝用。”
  这段文字印证了《国语》记载的永城棘人存在并建国的正确性。棘国处在古吴越与楚国北部的交界处,吴越与楚国对淮北浍河流域的争夺持续近百年。棘国因此陷入长期动荡不安之中,大大影响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国运日衰。另外,棘国还面临着周围邻国的各种压迫和蚕食,实力雄厚的宋国在北面,神农氏后裔的焦国在西面,萧国在西北,相国在东部,吴越楚在南部。棘国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千孔百疮,四面楚歌。这样一个弱小的国家最终亡国了。
  公元前536年,楚军将领令尹子荡率军伐吴,借道棘国,驻扎于此。公元前529年,由于三军叛乱,楚灵王遭受众叛亲离,只身逃出,从今安徽亳州匆忙逃至永城棘国的都城宫殿处,但棘国王不予收留。《国语·吴语》记载:“昔楚灵王不君,其臣蔑,谏以不入……以间陈蔡,不修方城至内,逾诸夏而图东国,三岁于沮浍,以服吴越。其民不忍饥劳之殃,三军叛于乾溪,王亲独行……乃匍匐将入棘闱,棘闱不纳……”说明棘国当时尚且存在,而且稳定。楚宣王十年(公元前355年),棘国遭遇大难而崩溃,棘人从永城西及南部向江南迁徙,居住于荒蛮之地的百越一带,形成了百越民族的前身。
  此后永城棘地便永久地消失在历史云雾里,只留下后人来此凭吊怀古。
  棘人入川:建棘侯国 夷中最仁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由于战乱灾难,一部分棘人由百越地区向今四川宜宾地区继续迁移,成为当地少数民族之一,始称棘人。从事农耕和育荔、种姜、植枸等园艺,并开道、筑路、担任译事。
  “棘”字始见于《礼记·王制》:“屏之远方,西方曰棘。”郑注:“棘,当作棘。”《史记·司马相如传》说:“南夷之君,西棘之长。”《辞源》:“棘,古代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名。”《说文解字》释棘云:“棘,键为蛮夷也,从人,棘声。”
  棘人在以宜宾地区为中心聚居后建立“棘侯国”。《史记·西南夷列传》张守节正义:“今益州南戎州(今四川宜宾),北临大江,古棘国也。”《通典·州郡典》也有“南溪,古棘侯国”的话。古棘侯国曾与巴蜀鼎足。
  秦略通“五尺道”,买卖棘人为奴隶,史称“棘僮”。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棘道(县),那里已很少有棘人。《汉书·地理志》说:“键为郡有棘道县。”《华阳国志·蜀志》棘道县条说:“滨江有兵栏,李冰所烧之。”《庆符县志·武功记》记载道:“秦时,棘道王据守横江,李冰破之,追北于汉阳山。”
  《华阳国志·蜀志》说:“本有棘人,故《秦纪》言:棘僮之富。汉民多,渐斥徙之。”在汉民的排斥下,一部分棘人沿着五尺道来到朱提(今云南昭通)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史称“滇棘”和“邛棘”。
  这个时期的棘人,仍属西南夷诸部之一,但有自己的特点。其特点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因而能通晓和服从封建王朝的礼节法规。《水经注·江水》说:“(棘人)夷中最仁,有仁道,故字从人。”
  今宜宾市区东3公里的白沙湾有棘侯庙,临长江之滨,庙始建年代不详。据《重修古郡会庙碑记》所载,现庙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所建。庙为木结构建筑,门用石条建成,门额刻“古都会庙”,一侧刻“凤山舆龙首并峙,蔚棘道之人文”,另一侧已风化。该庙是研究棘人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棘人入滇:建大理国 白族先民
  东汉以后,棘人渐渐从史籍消失,也不见有关棘人迁徙的记录。实际上,棘人仍在原来的居住地,只是又开始慢慢再向南移动,他们被称为爨蛮。
  东晋以前,爨是作为专门的姓氏之称。《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大姓焦、雍、雷、爨……”东晋穆帝之后,爨氏称霸南中,于是,“爨”被作为爨氏统治区域内各民族的泛称,谓之爨蛮,棘人自然也被称为爨蛮,棘人称呼消失。唐代称“西爨白蛮”或“白蛮”,当时云南少数民族中文化最高的民族,为南诏文化的中坚。
  在与洱海人民的共同生活中,渐渐形成了以西爨白蛮为主体的白族。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诸夷风俗》中说:“白人有姓氏,汉武开棘道,通西南夷,今叙州(今四川省宜宾市)属县是也。故中庆(今昆明)威楚,大理、永昌皆棘人,今转为白人矣。”
  宋代大理国是棘人(白人)建立的。元、明继续称为棘人或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
  由此可见,先秦至民国的白族先民,是从中原古棘国(今永城市西)的棘人始,经过多次迁移,最后定居分布于云南一带的许多部落的融合体,当中则以棘人为主体民族。1956年,国家正式定名为白族。
  棘文白语:源自东夷 传承至今
  《四川郡县志·卷一》引“夷裔考”说:“棘人者,其先本华人,有罪贬远方以棘围之,故其字从人。”说明白族的祖先本就来自于中原,因为获罪被流放至遥远的西方(商周时期湘川鄂当是西方),并被以棘围地以称作棘人、棘族。
  杜德在《著泰族》一书中说“棘族自有史以来,南移者七次。二次在公元前,五次在公元后”。因此,棘人自失国后,从古属东夷地区的今商丘一带开始向南向西迁移开始,也将先进的科技、文化以及语言、风俗习惯等带到了所居之处。“夷中最仁”,即说明棘人为主体形成的白族是一个文明开化的先进民族。
  棘人元、明时使用过“棘文”(白文),即“汉字白读”。目前,白族仍使用白语。古代文献中用汉文记下不少“棘语”,其实就是云南历史上出现过的“棘文”。方国瑜先生说:“用汉字而非汉字之义,同音写枣些语。所谓棘文为书,大概如此。”
  从语言上分析,我国古东夷人是今日侗台语族或壮侗语族的先民。语言学界邢公畹、马学良、陈保亚等不少语言学家均持有此论点。马学良先生主编的《汉藏语概论》中的“汉语篇”第三章谈到古东夷人与今日壮侗语族的关系时提出:“一部分没有跟夏人融合的东夷人,比如大汶口人,在甲骨文字没有通行之前,逐渐向南方迁徙,离开了北方,他们的语言后来发展为壮侗语族的语言。”《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事实上,中国西南地区的西棘、邛棘、滇棘,很多语言是相通的,是地地道道的百越语言。
  在四川,还有“棘人悬棺”的壮观景观。但据李京《云南志略 诸夷风俗》考,这其实是川南、滇东北“土僚”族的墓葬,因葬在棘人长期生活的区域,此“悬棺葬”被误认为是“棘人墓”“棘棺崖”。这些悬棺大多是元代明代时期的遗存,以明代为主,此时当地已没有棘人生息。再据考证,白族也从未发现有这种习俗。
  穿越历史的时空,从河南永城古棘国的沧桑落寞,到云南大理的“风、花、雪、月”,已见证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成长史。棘人的笑与泪,白族的兴与衰,一切荣辱,所有积淀,皆随这个民族的灵性与豁达,勤劳与勇敢,坚韧与自信,芬芳在生生不灭的轮回中……

发表于 2013-7-25 11: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科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5 11: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5 11: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帖子不错俺小小的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5 12: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楼主发贴辛苦了,感谢您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5 12: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楼主发贴辛苦了,感谢您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5 21: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0 14: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本帖最后由 阳光璀璨 于 2013-8-14 19:06 编辑

内容消失。

点评

http://www.sqrb.com.cn/jjwb/html/2013-07/25/content_209571.htm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5:26
对比了下,确实是大篇幅的抄袭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5: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阳光璀璨 发表于 2013-8-10 14:51
这篇文章在作者是《京九日报》记者张浩哲,前面有一大部分是抄袭我在永城人论坛上发的文章《永城古棘国略考 ...

对比了下,确实是大篇幅的抄袭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5: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阳光璀璨 发表于 2013-8-10 14:51
这篇文章在作者是《京九日报》记者张浩哲,前面有一大部分是抄袭我在永城人论坛上发的文章《永城古棘国略考 ...

http://www.sqrb.com.cn/jjwb/html/2013-07/25/content_209571.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删帖申请 | 隐私保护 | 使用帮助 | 法律声明 | 举报不良信息 | 返回首页

 

永城人,网聚永城人气! 凝聚永城力量,打造网上永城!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永城人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永城人论坛QQ群列表 | 友情链接/商务合作:QQ/11963852 | 投诉申请/媒体合作/联系站长:QQ/29578249

永城人论坛信息均由注册会员个人自由发布,永城人论坛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永城人论坛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律师

友情链接:永城生活网 | 永城房产网 | 永城招聘网 | 永城人才网 | 永城市信息港 | 永城信息网 | 永城人才招聘网


豫公网安备411481020001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282

QQ|手机版|Archiver|永城人论坛 ( 豫ICP备17039736号 )

GMT+8, 2024-5-16 20:30 , Processed in 0.70235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