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人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60|回复: 16

[文化历史] 宋代汴河与永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31 09: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永城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汴河虽然是隋代开凿,但达到全盛时期却是在北宋。永城“跨汴而城”,是梁宋间东南的门户,是中原通往江淮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中转站,是京都开封政治经济圈内的京畿之地,是当时等级制县级行政单位中的一等大县。明嘉靖《永城县志》记载永城“在宋为郡”,所以金元时代永城在继续保持宋代行政规模的基础上升格为永州。永城之所以加入北宋县级第一方阵,主要是汴河流经永城,奠定了永城重要的交通地位,由此带来大发展、大繁荣,带动了永城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快速上升。

  北宋汴河的重要性超过唐代,宋太祖赵匡胤曾以“宝带”比喻汴河。宋太宗赵匡义曾赴汴河决口视察,说“天下转漕,供给在此一渠水。”《宋史》说:“国以兵为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汴河为主。”北宋时汴河运粮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大中祥符时期达到了七百万石,宋真宗天禧年间每年达到八百万石。常年在汴河中往返的船只数以万计。《宋史》记载“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宋史》又说“唯汴河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并说汴河是“建国之本”。

  永城跨汴河两岸,夹汴河修城,沿隋堤修街。据史料考证,永城城内汴河河面要比城外宽近一倍,设有南岸码头和北岸码头,这些都是为了南来北往的大批停船而设。永城城内在汴河上还有两座大桥,分别在南北码头附近。汴河众多的船只在永城停靠,或中转货物,或旅途交班,或泊岸避风,或接受巡查,或逆水拉纤,或休息观光,或购物交易,或寻亲访友,或邂逅相逢,或烧香还愿等等。每天都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走一批又来一批,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汴河沿街,生意兴隆。当时永城的城市布局完全是依汴河的东西方向而延伸,形成永城主街道东西狭长、南北较短的特点。永城汴河上的集镇如酂阳、马牧、呼庄,二十里铺等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汴河促进了永城前所未有的繁荣,形成了以汴河为中心的经济带,向南北方向辐射延伸,由此也奠定了永城以汴河集镇为中心的道路网络格局。乡村的大道都是通向汴河集镇,汴河集镇是商品交易的首选地,汴河拉动了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永城商品经济的兴盛,使城乡居民收入得以提高,政府的税收也得到增加,由此拉动了建筑和寺庙的兴盛,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富丽堂皇的黉学,巍峨的韩亭,临汴河而建的甫亭,美丽的园水亭,庄严的承天寺,高耸入云的崇法寺塔都是北宋时期建筑的杰作。如果没有充裕的经济基础,是不可能完成这么多工程的。

  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的繁荣。北宋很多著名人物包括皇帝都与永城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宋真宗、宋仁宗、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澈、韩亿、梅晓臣、蔡襄、贺铸、张耒、晁补之等等。宋真宗曾去芒山高祖庙祭祀,并御赐均庆寺;宋仁宗的皇后是北宋开国名将永城籍曹彬的孙女;王安石曾为永城芝阁亭题写碑文;范仲淹的庄田在永城,而且曾在永城立碑;蔡襄曾为永城黉学题写碑文;欧阳修曾为黉学碑题跋;苏轼多次经过永城;苏澈曾在酂阳赋诗;贺铸在永城游览,并赋诗多首。

  汴河对永城的影响还有很多。根据北宋史料记载,科学家沈括曾奉皇帝之命专门对汴河长度进行详细测量,还对某些重要段落划断测量,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永城是重要地段之一。永城汴河向东有二十里铺、十八里铺、七里店,向西也有同样名称的店铺,呈对称分布,显然是以永城县城为原点算起的,就好像是一个纵坐标轴。那么这个坐标的原点应该在城里什么地方呢?有人说在大隅口,其实不对。根据宋代史料,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县城内的坐标原点应在中山街和牌坊街交会处的永城老县衙前,这地方在宋代是永城总铺的位置。这个总铺是北宋时永城汴河上官方的总驿站,是政府设立的汴河水驿和陆驿的重要办事机构。这个地方又处在北码头汴河桥的右侧,是北宋永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

  北宋时期永城汴河上还设有水门,东西各有一道。水门和城门并不重合,研究表明永城西水门和西城门是并肩连在一起的,水门在南,城门在北,水门跨汴河之上,城门在隋堤上。东水门和东城门则不同,二者错开,南北相距数米,主要原因是汴河是西北至东南方向斜着的,水门必须和汴河保持一致。北宋时永城的城墙是用土夯筑的短垣,贺铸在诗中曾有描述。那么当时的水门也可能是简陋的,设置水门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汴河上行船的数量,保障官船安全自由的通行,战争时用水门来扼制汴河航运和调节水量。据史料记载,宿州,永城,商丘等汴河重镇均设有水门。

  汴河对永城不仅有航运之利,而且还用来灌溉农田,永城的汴河沿岸是宋代旱涝兼收的良田区。利用汴河灌溉农田最早出现在唐朝,宋朝继续沿用,并扩大灌溉农田的范围,政府将此作为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而大力推广。汴河改良了土壤,增加了肥效,永城汴河沿岸粮食产量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北宋政府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宁可让汴河漕运暂停十天半月,也要灌溉农田。由于永城汴河沿岸土地肥沃,北宋一些高官的田地就分布在汴河沿岸,如范仲淹的庄田在永城汴河西段南岸,呼延赞的庄田在永城东段汴河以北。

  每年的冬春两季是汴河的枯水期,为减少汴河缺水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宋太祖赵匡胤曾下令沿汴河各州府县,必须开挖蓄水湖泊,当时称之为“水柜”,在旱涝时增补或排除汴河水量。据考证,永城城南的莲花池就是北宋时响应朝廷号召而开挖的调节汴河的水库。该水库的东北端与汴河相通。后来汴河淤积消失,莲花池成为永城风景秀丽的南湖。宋代每年冬春之时,官府还组织汴河沿岸大批民工疏理河道,清除淤泥,加固大堤,培土夯筑,给永城人民带来沉重的劳役。其中筑堤严格到苛刻程度,汴河南北大堤要全部夯打,像盖房子夯打地基一样,直到堤面用锥子不能扎透为止,否则就要受到加倍惩罚。我们现在看到隋堤黑土依然坚硬,就是一千年前夯打的结果。

  北宋汴河构筑了永城的水网,汴河是水系的轴心,县城是一座水城。汴河北通睢河,南通浍河,东连泗水,西接涡河、颍河。航运四通八达,连接江淮和东海。永城通过汴河加强了与各地的联系,扩大了影响力,特别是强化了梁宋东部第一门户的地位,奠定了永城大运河名城的基础,影响极其深远。


发表于 2013-5-31 09: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本帖最后由 阳光璀璨 于 2013-5-31 11:25 编辑

我发给报社的一篇文章,不知老兄你咋恁快发出来了,谢谢。

刚才看看《商丘日报》今日电子版,原来这篇文章在《商丘日报》“文化周刊”发表了。

点评

永城文史这块基本都是你专场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31 19:54
对,是今天商丘日报上的。今日永城上还没看到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31 1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09: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09: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楼主发贴辛苦了,感谢您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0: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楼主发贴辛苦了,感谢您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0: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一切都是历史,我们也只能怀念过去,想象永城过去的繁荣与昌盛。现在如何能把永城发展起来,才是硬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0: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2: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4: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4: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楼主发贴辛苦了,感谢您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删帖申请 | 隐私保护 | 使用帮助 | 法律声明 | 举报不良信息 | 返回首页

 

永城人,网聚永城人气! 凝聚永城力量,打造网上永城!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永城人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永城人论坛QQ群列表 | 友情链接/商务合作:QQ/11963852 | 投诉申请/媒体合作/联系站长:QQ/29578249

永城人论坛信息均由注册会员个人自由发布,永城人论坛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永城人论坛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律师

友情链接:永城生活网 | 永城房产网 | 永城招聘网 | 永城人才网 | 永城市信息港 | 永城信息网 | 永城人才招聘网


豫公网安备411481020001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282

QQ|手机版|Archiver|永城人论坛 ( 豫ICP备17039736号 )

GMT+8, 2024-5-16 16:13 , Processed in 0.75543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