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人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5|回复: 3

[文化历史] 范仲淹与永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3 12: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永城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范仲淹与永城






  □ 盛朝新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范仲淹与永城有过一段历史关系,这段关系折射出范仲淹赡养母亲的孝道和深恩厚德的兄弟情谊。
  范仲淹,苏州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当时平江推官山东邹平人朱文翰,范仲淹改名朱说。继父后升官至开封,范仲淹随母亲返回山东。在山东度过青年时代,屡遭朱氏家族兄弟歧视,二十三岁始知身世,发奋自立,独自往南京(商丘)求学。在应天书院刻苦学习五年,于宋朝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进士及第,任职广德(今安徽南部)司理参军。
  北宋时代,永城隶属亳州管辖。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调任为集庆军推官,即亳州幕府职官。在亳州任上,范仲淹上书宋真宗,请废自己朱姓,恢复原来范姓,真宗批准。天禧二年(1018年),范仲淹任谯郡从事,即亳州郡长官的属官。在此期间,范仲淹作为朝廷的命官,按当时制度分得职田,这个职田是按官职品级授予的作为俸禄土地。因为在北宋,官吏的工资是官佃制,范仲淹的职田分在自己就任的亳州辖区内的永城县,范仲淹称之为“庄田”。这些田地由范仲淹委派亲族人员管理耕耘收获等农事活动。当时范仲淹的职田并不大,根据其官职级别,大概有五顷地。之所以没有分在亳州城周围,是因为其官职当时仅是八品,只有官职显赫者才能分在城周围。
  永城当时地广人稀,但也是一片膏腴之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浍河、睢水、隋唐大运河贯穿全境。通过通济渠,可以直接到达范仲淹的母亲和兄弟居住的宁陵。范仲淹把永城庄田交于同父异母的哥哥管理,用永城庄田赡养孤寡的母亲,养活兄弟,维持大家族的衣食温饱。
  为什么说范仲淹的庄田在永城呢?有没有确凿的史实为证呢?
  有。
  纵观范仲淹一生的足迹,遍及全国九个省、二十五个州县,历经宋真宗、宋仁宗两代皇帝,留下了名垂青史的功绩。其职田确定在永城,主要有两大史实依据。
  一、范仲淹祖籍江苏吴县,客籍山东邹平,官邸京都开封这三地均没有任何文献记载范仲淹有职田。目前见于文字记载的首先就是永城,其次在虞城,伊川可能也有职田。
  二、在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文集里,保存有范仲淹的家书《与朱氏家书二通》,确凿地证明范仲淹的职田在永城。请看其中一封家书:“三哥秀才:自别倾汤倾喝,雅况如何?永城庄田即宁陵家计作何擘画?八叔员外,五哥应相助也。大郎宅上安吉,王朗家应往陈州襄邑卜居,亦甚相近,还照管得否?足下本约来此修学,还遂志否?如果得起,但见本府进奏官即知在此,公人客族便次,八九程可达,更家从长。吕秀才托伸意,或起离未得,即师问吕君亦可。日新衰门,如此宁不忧惧,永城志文立碣,亦可向西屡见也。秋凉,希多爱,多爱。四郎看令伊,令早读书,因早读书,因人,千万示信,不宣。”朱熹对这封信予以高度评价:“右范文正公与其兄弟之书,其言近而易知,油然天伦之情。”这封信主要是范仲淹和兄弟商议永城庄田和宁陵家计的事情。短短一封信,两次提到永城,可见永城之重要地位。
  这绝不是偶然的,永城庄田显然成了范仲淹及其族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为没有永城庄田的粮食供给,宁陵家计就无法维持,而且还要在“永城志文立碣”,其中的缘由显然是很重要的。这个碣文肯定跟范仲淹及其家人在永城有重要的、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宋代有关史料的缺乏,永城县志又没有记载,具体碑立在什么地方,什么内容现在已无法知道了。
  那么范仲淹的职田究竟在永城什么地方呢?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情况和永城范氏的居住地作出符合情理的考证和推测。据宋代有关史料记载,宋代官员的职田大都分布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永城古代水运发达,特别是浍河和隋唐大运河都是著名的运河。范仲淹的职田可能就分布在永城的这两个运河沿岸,主要是方便运输和往来。通过调查得知永城赞阝城东北有一范庄,该地距浍河和隋唐大运河较近。该村村民家谱相传,系出自虞城范氏一支,而虞城范氏恰是范仲淹的八世孙之后裔。明朝万历十三年(1586年)的《虞城范氏族谱》记载:“宋参知政事,资政殿太学士文正八世至士聪祖,率其次子文理祖迁居河南纶城(虞城),即吾迁虞始祖仲宣房,宋丞相纯任之嫡脉也”。为什么迁居虞城呢?家谱言“宋元之际,北迁虞,子孙因家焉”。据记载迁居是为了管理范仲淹的职田。那么范氏的一支到永城显然也是管理范仲淹的职田的。据史料记载,永城职田在范仲淹时代就一直由其同父异母的三哥耕作管理,后来交由范仲淹的后代和亲属管理,是范仲淹前期最重要的一块田产。
  千年的朝代几经更迭,无数的风雨磨蚀了那个时代的印痕,但土地依旧在那儿,村庄也依旧在那里。作为范仲淹庄田的历史见证,赞阝城范庄,留存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地理坐标。千载之后,犹让人寻觅到范仲淹在永城的足迹。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发表于 2012-8-23 13: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3 14: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3 18: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删帖申请 | 隐私保护 | 使用帮助 | 法律声明 | 举报不良信息 | 返回首页

 

永城人,网聚永城人气! 凝聚永城力量,打造网上永城!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永城人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永城人论坛QQ群列表 | 友情链接/商务合作:QQ/11963852 | 投诉申请/媒体合作/联系站长:QQ/29578249

永城人论坛信息均由注册会员个人自由发布,永城人论坛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永城人论坛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律师

友情链接:永城生活网 | 永城房产网 | 永城招聘网 | 永城人才网 | 永城市信息港 | 永城信息网 | 永城人才招聘网


豫公网安备411481020001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282

QQ|手机版|Archiver|永城人论坛 ( 豫ICP备17039736号 )

GMT+8, 2024-5-18 01:01 , Processed in 0.61391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