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人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30|回复: 12

[网友爆料] 2011年永城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0 1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永城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永城市人民政府市长 朱明伦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的回顾 2010年,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城镇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抢抓机遇,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89.3亿元,增长8.3%;财政总收入53.8亿元,增长24.5%,总量居全省第一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03亿元,增长15.6%,总量居全省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4亿元,增长11.6%,完成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10.5%,实现利润58.6亿元,增长16.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4.6%;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9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2.8亿元,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5428元,增长14.4%;城镇化率达到37.95%,增加2个百分点。
   (二)四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三纵三横”主干道全部贯通;投资5000万元的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投资2.2亿元的水处理中心顺利开工。完成工业投资46亿元,新建项目20个,其中亿元以上在建项目9个。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税利12亿元,其中,税收4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城镇以上工业投资 67.5亿元,增长25.5%。新建、在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3亿元以上项目5个。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共获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20个,总投资4.54亿元。永登高速(永城段)已经建成,济祁高速(永城段)已开工建设,邢商永铁路、郑徐高铁、沱浍河复航等项目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大力开展“国家园林城河复航等项目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大力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欧亚路西段景观带等一批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新修铁北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建成使用第三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正式运行;体育馆等9个场馆正式投入使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9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积极参加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国际华商节等节会,共签约合同项目21个,履约项目19个,到位资金17.83亿元,落地建设或建成项目16个。实际利用外资39.86亿元,其中省外资金25.73亿元。经济外向度明显提升。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4834万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534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976万美元。
   (三)“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农业经济平稳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补贴2.75亿元。全市粮食总产22.6亿斤,连续七年实现增产增收,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年农村外出务工32.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5亿元。畜牧业实现产值35亿元,增长5.3%。林业实现总产值8.6亿元,增长17.6%。农田水利建设成绩突出,被省政府授予“水利建设先进县市”称号。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2.1亿元,改建县乡道路90公里,安排“村村通”公路100公里。新建、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00所。新解决农村8.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永城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永城市市域村庄布局规划》的修编、评审、报批以及140个新农村社区规划的编制。围绕新农村建设“五大重点”,新建社区130万平方米,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中心10个、社区广场18个。
   (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金融业运行良好。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60.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8.5亿元。金融机构实现税收3714万元。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农家店79家,已有的和新建的农家店已覆盖全市98.8%的行政村和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市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9.17万台(部),发放补贴资金5236万元。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完成了汉 改扩建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投资1800万元的东西城区间沉陷区生态景区一期工程全部完工,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千年王陵》、《神奇芒砀山》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大大提高了永城和芒砀山景区在全国的知名度。全年共接待游客147万人次,门票收入1880万元。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投入330万元,对《电子铝箔生产工艺流程优化研究》等67个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给予支持。教育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资金、中职学生助学金等1.2亿元,惠及学生25.8万人次。投资8173万元建成五小、七小、六中;投资5100万元,建成市职业教育中心,并开始招生。成功创建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市。高考成绩稳步提升,本科上线人数增长10.8%。市体育馆投入使用,公共场所的体育设施逐步增多,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卫生计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做好了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传染病防治工作。认真开展新农合,参合农民达118.6万人,参合率为9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80%。东城区市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即将竣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连续七年保持“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市”荣誉,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示范市”。文化工作实现新繁荣。市科技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档案馆、博物馆、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馆投入使用。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村级文化大院102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95个、农家书屋42个。平移城区数字电视2.6万户,安装农村有线电视3.6万户。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15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50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2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缴纳、发放“五大保险金”分别为1.92亿元和2.12亿元。发放城乡低保金5817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458.6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我市敬老院建设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被评为全国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为全市抗日老战士和抗日烈属发放慰问金近百万元。投资4000余万元开工建设900套廉租房;为1553户城镇住房困难居民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10万元。土地工作取得新突破。土地收益创历史新高,全年收益7.2亿元,审批、补充耕地147.67公顷,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连续九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六)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和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公民恳谈日活动和大接访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连续三年获得“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了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突出抓好平安建设。以打击和防范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成功侦破“2·15”特大银行自动取款机被盗案。在全省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评比中,我市较上届提升70个位次。市公安局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先进集体。
    (七)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程,进一步规范政府工作规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省政协提案1件、市人大建议118件、市政协提案181件,办结率100%。主动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诚恳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强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此外,人民武装、审计、气象、扶贫、市志、通信、技术监督、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残联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展顺利。
    各位代表!
    2010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胜利实现。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30亿元增加到289.3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前十强。“十一五”全市生产总值总和,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十五”末这27年总和的1.73倍;境内财政总收入由20.69亿元增加到53.8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半还要多,“十一五”全市财政总收入总和,是建国以来至“十五”末这56年总和的7.1倍。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优化调整为“二三一”,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4.4%,比2005年提高10.9个百分点。被评为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综合实力进入中部百强县(市)前十强,并连续两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十一五”时期,是粮食产量稳步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经济提质增效的五年。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8.6亿斤增加到22.6亿斤,多次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地位进一步确立。“十一五”末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十一五”初翻一番多,由2700元增加到 5428元,年均增长14.9%。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规模以上面粉、饲料加工企业40多家,面粉年生产能力40亿斤,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畜牧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成为全省重点畜牧大县(市)。2010年,被评为中国特色农业十佳市。
    ——“十一五”时期,是旅游设施、旅游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劣到优的五年。紧紧围绕旅游“三大支点”,强力推进景区建设,先后投资近5亿元,建成了汉文化广场、登山大台阶、斩蛇园、陈胜园、文圣园、汉文化博物馆、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等景点和生态景区一期工程,对主要旅游道路进行改造和亮化、绿化,并整治了景区周边环境。同时,创新旅游市场宣传,不断完善旅游要素体系,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市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五年来,累计接待游客57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080万元。先后被评为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市。旅游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正成为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
    ——“十一五”时期,是基础设施建设最快、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抓住扩大内需等机遇,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72.5亿元,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或完工,形成了以煤化工、铝精深加工、机械制造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围绕打造“一小时交通圈”大交通目标,五年完成交通基础建设投资34.5亿元,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2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公里。三座污水处理厂、一座垃圾处理厂先后建成运行。
    ——“十一五”时期,是城市建设发展最好的五年,是城市形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5万余人,绿化覆盖率37.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89平方米,全市城镇化率比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建成永阳花苑、神火城市花园、金瀚上河城等高档住宅小区32处,建成、在建12层以上高层建筑约170栋。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全国幸福感城市”等称号,城市“四张名片”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最多实惠的五年。民生投入明显加大,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并向农村延伸。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低保对象增加到5.5万人,比2005年翻一番多,2010年发放农村低保金3971万元,比2005年翻两番。城镇单位职工工资从人均1.8万元升至3.5万元,位列全省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306元提高到15000元,翻了一番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700元增加到5428元,翻了一番多。基本建立了“生有所优、幼有所学、成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其屋、死有所葬”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一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这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已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绩,书写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篇章,奠定了永城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永城特色的发展路子,基本形成了“永城发展模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永部队、公安民警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历程极不平凡,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
    一是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发展中转型升级,在发展中提高质量,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把科学发展的理论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加快永城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是始终坚定不移地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资源能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不断拉长“黑白绿”产业链条,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五大战略”,重点打造“四张名片”,强力推进“三大发展”,努力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
    三是始终坚定不移地改善发展环境。持续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为企业发展打造“绿色通道”。立足于学、立足于实、立足于干、立足于效,用领导方式的转变促进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的转变,带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是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兴市之路。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用科学的标准、发展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管好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五是始终坚定不移地关注民生。始终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健全保障机制,汇聚帮扶合力,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六是始终坚定不移地营造团结奋斗的创业局面。坚持在实干中增进团结,在为民中凝聚人心,广大干部发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传统,保持了合力攻坚、拼搏进取的良好状态,表现出了顾全大局、开拓进取的良好素质,营造了竞相发展、百舸争流的浓厚氛围,全市呈现出团结一致、干事创业的喜人局面。
    各位代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人均经济指标比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差距大、要素保障能力差;资金、土地、环境等加快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在增多;资源开采造成的土地沉陷、生态破坏、道路等基础设施损坏,没有得到及时的综合治理,沉陷区群众的搬迁安置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效率不高、服务不优、作风不实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甚至还在极少数工作人员中存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违法违纪现象。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也是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推向新阶段,努力实现我市新的更大跨越。
    市委十届十七次全会通过并提交本次大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是指导永城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行动纲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这一发展方向,瞄准“百强晋位”和“富民强市”两大目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打造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态之市“四张名片”,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生态名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着力打好项目建设、道路交通、“四城联创”、新农村建设、平安建设和作风建设“六场硬仗”,在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先行先试、砥砺奋进,加力提速、走在前头,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排头兵!
    在“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构架是:构建“八大体系”,打造“三大板块”。“八大体系”即:“黑白绿”产业体系、市乡村文化体系、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全方位的“三农”体系、良好的生态体系、统筹城乡的商贸流通体系、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廉洁高效的服务体系;“三大板块”即:工业产业集聚区板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板块、服务产业集聚区板块。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总量和质量全面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二、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增加,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的位次持续提升。三化协调格局全面优化。完成“四城联创”任务,新农村“五大重点”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化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名市”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建成生态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生活全面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民生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公民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改革开放进程全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素市场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明显成效,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水平大幅度提升,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各位代表!
    《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及说明已印发给各位代表,请一并审议。
    我们坚信,有市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市140万人民的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市“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变成美好的现实!永城发展一定能够再创佳绩、再续辉煌!
    三、2011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议和市委全会确定的总体要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的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生产总值万元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城镇化率增长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年要着力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结构要做到稳定一产、调优二产、做强三产。一产重点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二产发挥资源能源优势,重点建设煤化工、铝精深加工、食品加工、轻纺、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六大工业基地,推进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转变;第三产业重点在加强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拓展投资需求增长空间,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规范商品与服务消费市场秩序,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以国家级面粉食品检测中心为基础,搭建更多门类科研平台,促使更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强创新能力。引导科源电子铝箔等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争创高新技术企业。积极申请省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强化市场监管。实施综合治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对粮、油、肉、蛋、奶、液化气、石油等重要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监控,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假冒伪劣和哄抬物价行为,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二)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平台,着力构筑现代工业体系。
    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以上,税利18亿元,其中税收6亿元,新增就业1万人。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投资4亿元。搞好道路建设,形成完善的道路网络,加快供暖、供气、供水、污水处理及路灯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绿化和环境绿化工程;建设机械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17万平方米,建成综合服务中心。二是加快项目集群入驻。突出抓好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水处理中心等9个在建项目建设,力争早竣工、早投产。三是发挥服务平台功能。力争融资平台资产超过3亿元,全年融资超过3亿元。年整理土地不少于1500亩。建立1—2家职业培训中心,培养技术工人2000人。四是加快推进村庄迁并,完成1.1万人的拆迁安置,建成4个安置小区。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40万吨醋酸、20万吨乙二醇、25万吨电解铝、10万吨炭素、30万吨冷轧薄板、25万吨铸件、电子铝箔二期、1×60万千瓦超临界电厂、众品食业二期、“三合一”环保塑胶、河南中州纺织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马牧500千伏、永北220千伏、城西110千伏、高庄工业园110千伏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产业集聚区、龙岗、条河3座35千伏变电站。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重点提升煤化工、铝精深加工、轻纺、机械制造、建材和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使之成为我市的战略支撑产业。以永煤集团、神火集团和裕东电厂为依托,加强电源点建设,推进煤电联营、铝电联营,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的能源基地、煤化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建材和食品工业基地及输变电基地。
    注重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干法粉煤灰水泥、矸石水泥和粉煤灰空心砖等新型墙体材料;加快陶瓷产业园区建设,开发高档建筑陶瓷、高档卫生陶瓷。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皮革产业园区、铸造产业园区。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力争中州棉业生产能力达到18万锭,开工建设华星日产千吨强化营养粉项目、鑫麦园年产30万吨营养粉及5000万包鲜湿面项目。发挥我市板材、家具加工优势,打造我市木材加工知名品牌,全年力争创建2个省级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选资活动,加强与央企、国内外500强企业对接,引进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实际到位35亿元以上,其中利用省外资金24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000万美元。新建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三农”的“六化”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抓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芒山、裴桥项目区建设;集中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粮食生产项目,连片开发,形成规模效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6亿斤以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推进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的产业化开发;新建种植业小区20个,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家。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做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场60个,力争全年畜牧业产值达到37.6亿元。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特色突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8万亩,新建旱涝保收田4万亩。继续加大打井配套和旧井修复力度,新打机井1500眼,修复旧井1000眼,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新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节水灌溉示范区。继续加大沟河治理力度,完成母猪沟、回龙沟、大治河、西双凤沟疏浚工程。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引导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开展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年培训1万人,“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3500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劳务输出32万人次以上,工资性收入35亿元以上,完成境外劳务输出500人次以上。(四)以提升旅游产业为核心,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产业。进一步完善《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相关的详细规划,围绕旅游“三大支点”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产业板块,力争年接待游客和门票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一是做大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加快景区综合开发建设,开放汉文化博物馆。深入推进“农家宾馆”示范点建设工程,提升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进一步加强旅游商品开发,继续做好旅游宣传促销、推介工作,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二是做强陈官庄红色旅游景区。加快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改扩建二期工程建设,完成景区绿化工作,尽快建成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力争创建成功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是做优东西城区间生态旅游景区。加快推进景区二期工程,聘请一流专家进行高标准环境工程设计,加快区内的道路和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四是做好赞阝城古文化遗迹、崇法寺塔、抗大四分校等重要文化遗存地的保护与开发,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整体品位。提升壮大商贸服务业。搞好商贸市场规划,加快建设天惠物流配送中心,启动建设龙宇国贸仓储、烟草物流园区、汽车物流中心、建材大市场、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培育一批现代化物流企业。加大汽车销售市场整顿力度,禁止以展销方式销售汽车。建设、改造、升级一批超市、配送中心和便利店,推动传统生活服务业改造升级。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农家店”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并以“农家店”为基础,发展农村连锁超市,承办企业商品配送率达到80%左右。做好“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提高产品补贴兑付率,继续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做好对外贸易,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3500万美元。(五)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强化规划编制管理。做好中心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力争东、西城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做好重要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好专业规划和新农村社区规划;做好重点项目的规划选址、土地审批工作;严格规划管理,提高规划执行力,杜绝乱搭乱建。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一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开工建设体育中心足球训练场、中原路沱河大桥;建成通车东环路、铁西路,新修商业路;开工建设垃圾填埋场、第四污水处理厂;新建一批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待我市财政解决融资问题后,还要再重点修建一批城市道路。二是加强西城区建设管理。突出做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工程,加强供排水、小区道路、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开发性建设,不经审批,任何建筑不得开工建设;强化卫生保洁管理,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三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健全各项长效机制,积极发挥城管执法大队作用,加强城市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建筑秩序、环境卫生秩序、文化秩序的治理力度。注重培养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规划意识、环境意识和卫生意识,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四是加强城市经营。加大违规违章建筑查处力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和土地使用价值,积极探索城市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和城市管理手段市场化新模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加快建设市植物园;完成欧亚路南侧和堤顶路两侧的绿化景观带建设;创建光明路东段、中原路中段等8个绿化达标道路;完成火车站广场绿化建设,启动奥林匹克公园(体育中心公园)建设、永葛沟绿化景观带向西完善工程;推进城区铁路防护林带工程建设;完成城区道路绿化补植及新增道路的行道树栽种,街道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加强小区绿化建设,力争省级达标单位小区达到40个,达标率95%以上。
    加强中心城镇建设。重点支持芒山、陈官庄、马桥、赞阝城等一批中心乡镇完善道路、绿化、管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新村庄、新风尚、新型农民、新经济结构、新管理方式的新农村建设“五新”目标,按照农业工业化和科技化、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农民知识化和技能化的“六化”要求,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开发新农村,统筹使用好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搞好农村道路、电力、沼气、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全年新建社区住宅120万平方米,新增居民4万人,新解决农村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以“清洁家园”活动为载体,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因素。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整治、节约集约用地和监督管理“三项机制”,大力开展农用地和村庄整治,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改革,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实施好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配合做好郑徐高铁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沿线拆迁,高质量规划、设计和建设永城北站及站前广场等配套设施。加快济祁高速公路(永城段)建设,配合做好邢商永铁路和沱浍河复航工程的前期工作,推进工程尽快开工建设。完成311国道、325省道的大中修和省下达的县乡道建设任务,形成畅达的境内交通体系。建立完善城市公交体系,开通新公交线路,满足市民出行需要。
    (六)强化财税金融工作,加大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着力做好财税工作。加强财源培植,做大财政蛋糕;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加大房地产交易税、车船税、运输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教育卫生行业税等税种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和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严格预算支出管理,保障重点支出需要。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严肃执行财经纪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贯彻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省审计条例对项目进行审计。着力做好金融工作。积极组建村镇银行,鼓励和引进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防范金融风险,清理整顿规范各类抵押、担保、咨询等性质的中介公司。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搞好银企合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共社会事业等领域。巩固完善“中国金融生态文明城市”成果,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改善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全年完成存款余额170亿元、贷款余额150亿元。建成信用乡镇1个、信用村50个、信用社区10个、信用户5000个,争取组建贷款联保协会5个。
    (七)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制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中长期战略目标框架和分阶段计划;提高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完善重点领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机制;引导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成一批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节约型机关和环境友好工程。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做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作,有效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制,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大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力度,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督,完善城市污水管网,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负荷,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有效控制大气、噪声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和土壤污染的治理。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完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完成林业生态市建设省级营造林任务31918亩;启动城厢森林公园建设;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衔接,结合我市采煤沉陷区治理,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240万株;完成林业育苗6800亩。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以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企业为载体,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拉长循环产业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新建农村沼气池500座,大中型沼气池10座。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1: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八)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市乡村文化体系。完善文化设施。升级达标乡镇文化服务中心5个,新建村级文化大院100个、文化资源共享点260个、新农村书屋200个。新安装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新增城区数字电视用户3000户。繁荣文化事业。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举办各种大型文体活动,继续实施政府买单,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推进文化创新,实施精品战略,提升原创能力,多出文化精品。积极申报“中国书法之乡”,争创“中国诗词之乡”。发展文化产业。挖掘汉文化资源,推出具有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闻名全国、走向世界的汉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最大限度发挥市文化科技体育中心功能,运用市场化机制,严格运营管理,实现社会效益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扶持发展大铙、柳琴戏等民间文化艺术,加快杂技村、书法村、民俗村、豫剧团等文化团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培育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加大图书、音像、娱乐、演出等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出售色情淫秽、封建迷信、侵权盗版等非法文化产品的行为,整顿网吧经营秩序,净化文化环境。提高全市居民文明素质。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和文明礼仪知识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加大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社区)的创建力度,壮大社会志愿服务者队伍。
    (九)着力改善民生,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就业。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增城镇就业663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40人,其中困难就业群体再就业9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依法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推进社会保障建设。不断扩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方法和途径。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3100万新建廉租住房750套。加强城乡低保监管,提高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加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供养水平,打造全国文明敬老院;新建、改扩建一批敬老院,确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提高百岁老人补贴,年内成功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快殡仪馆改扩建步伐,力争年内投入使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建成并投入使用东城区六小、八小、聋哑学校和职教中心实训楼,开工建设市五中,完成东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前期工作。再新规划城区一批幼儿园和中小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成招生6000人。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力度,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深化卫生事业改革。加快东城区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市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建设1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加强医院管理,搞好优质服务,保障医疗安全。加大新农合监管力度,使参合群众最大程度地得到实惠。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不断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切实加强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计生家庭社会保险保障体系;扎实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做好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工作。加快推进城厢天齐居民安置小区二期工程和陈集安置小区建设;提前做好刘河、双桥沉陷区群众的搬迁安置。协调永煤、神火完成1000亩沉陷区土地复垦任务。(十)加强社会法制建设,构建和谐永城。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严格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完善市、乡、村三级公民恳谈日制度和大接访、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机制,积极主动地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六五”普法宣传,提高市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强平安建设工作。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黄、赌、毒活动,创建平安永城,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以完善应急联动中心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犯罪案件。推进现代警务机制建设,提高公安机关出警水平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监管体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必须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把能力建设落实到破解难题、服务发展上来。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研究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科学运作的能力。(二)把作风建设落实到提升效能、高效运转上来。高度重视环境建设,以执行政策零折扣、提供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为目标,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确保以良好的环境促进发展、成就事业。坚持高效行政,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努力实现服务高质量、高效率。
    (三)把制度建设落实到依法行政、公开透明上来。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管理事务。严格遵循政府工作规则,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制度,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扩大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把廉政建设落实到慎用职权、加强监管上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以深入的教育、严明的纪律、规范的管理,树立正气,筑牢防线。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制度。加强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管。坚决治理商业贿赂,大力清理“小金库”,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
    “十一五”的成绩令人鼓舞,“十二五”的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全市人民的聪明才智,充分凝聚全市人民的无穷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全力以赴,为尽早建成一个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的新永城而努力奋斗!
发表于 2011-3-20 11: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吹牛B不交税
发表于 2011-3-20 11: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看实效!
发表于 2011-3-20 12: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
{:soso_e193:}{:soso_e193:}那么长~

点评

怕只怕 看不懂 耐心我是有滴  发表于 2011-3-20 12:24
你看重点就行了。选择性地看  发表于 2011-3-20 12:21
发表于 2011-3-20 12: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清远市
不看广告看疗效
发表于 2011-3-20 12: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吹牛X原来是要打草稿的
发表于 2011-3-20 12: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红色的是重点
发表于 2011-3-20 13: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交通局 75票斩获第一届永城最不给力政府部门冠军
城管局 60票勇夺第一届永城最不给力政府部门亚军
教育局 57票喜获第一届永城最不给力政府部门季军
规划局 50票荣获第一届永城最不给力政府部门殿军
卫生系统 55票联合争获第一届永城最不给力政府部门瑙军


点评

跑题了。哈哈  发表于 2011-3-20 14:17
发表于 2011-3-20 13: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为了表彰先进,特发交通局奖状一张,以资鼓励。并希望“不作为”的单位、部门要以交通局为榜样,继续采取不理呼、不买呼、不甩乎的工作态度,在2011年度力斩头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删帖申请 | 隐私保护 | 使用帮助 | 法律声明 | 举报不良信息 | 返回首页

 

永城人,网聚永城人气! 凝聚永城力量,打造网上永城!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永城人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永城人论坛QQ群列表 | 友情链接/商务合作:QQ/11963852 | 投诉申请/媒体合作/联系站长:QQ/29578249

永城人论坛信息均由注册会员个人自由发布,永城人论坛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永城人论坛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律师

友情链接:永城生活网 | 永城房产网 | 永城招聘网 | 永城人才网 | 永城市信息港 | 永城信息网 | 永城人才招聘网


豫公网安备411481020001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282

QQ|手机版|Archiver|永城人论坛 ( 豫ICP备17039736号 )

GMT+8, 2024-5-15 17:48 , Processed in 0.87765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