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人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958|回复: 33

[文化历史] 永城文史·杂面窝窝头的三十年河东河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2 11: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永城人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杂面窝窝头的三十年河东河西
永城一高教师  洪浩
大酒店餐桌上有杂面窝窝头气坏乡里老汉
现今永城人办喜事基本形成两种情况,地道的农村家庭依然延续传统在自己家里举行仪式和喜宴,而城里人和非典型农民家庭则在大酒店举行了。刚跨入新世纪那阵子,农村有结婚的,照样要请厨师、找大总、赁瓷器、雇响班子、租迎亲轿车等等,忙得不亦乐乎。与过去年代相比,婚俗套路大同小异,然而,宴席的质量已不可同日而语了。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参加婚礼喜宴被俗称为“吃大桌”。“吃大桌”名不副实,说成“吃案板”倒十分准确。那时农村很少有大桌子,各家都有必不可少的能在上面揉面团、擀面条、切菜的结实矮桌子,叫做“案板”。办喜事了,把邻近各家的案板和小板凳借来,摆放饭菜馒头,大总安坐后开吃,这就是“吃大桌”了。那时农村“大桌”流行“十大碗”,没有酒。十大碗菜中有一碗红烧肥猪肉片,被称为“红肉”,是硬菜。其余的一般是酥的菜、白菜粉条、甜大米饭、丸子汤等。大桌上的馍是白面馒头,杂面窝窝头绝对是上不了席面的,就是在永城农村这个最艰难阶段也是这样。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大桌就都有凉菜和酒了,被称为“十碗九”。“十碗九”,是九个碟子十个碗的意思,九个碟子是下酒菜,十个碗是热菜,是吃饭菜。这比从前讲究多了,这才算得上真正的酒席。想象一下,原先吃大桌没有酒,哪有什么热闹和情趣。这个“十碗九”的菜质也更上一层楼,鸡鱼肉蛋、腰花猪肚,各种荤菜应有尽有,吃大桌完全可以达到解馋尽兴的喜庆效果。到了八十年代,农村更有讲究一些的,办喜事大桌,先是端上四盘点心,后上九个冷盘酒菜。等到喝酒结束,接下来是十个热菜和白面馒头。十个热菜中除鸡鱼肉蛋“四大件”外,还有花样菜“拔丝”、“琉璃馍”、“盐霜丸子”等等。拔丝属于甜食,又甜又香,最受食客欢迎。不过,做这道菜很费功夫,又要技术,关键是熬糖的火候,糖熬老了熬嫩了都拔不出“糖丝”,一般农村厨师做不来;又加上吃拔丝还有讲究,所以每到厨师完成拔丝的最后一道工序把这道菜端上大桌的时候便形成宴席的小高潮。可以说这时期的农村喜事宴席已经很像模像样了。近年来,随着中国商品时代的全面到来,永城农村喜事婚宴慢慢过渡到今天全程商业承包服务的全新模式,彩车、礼炮、唢呐、摄影、乐队、司仪全有婚庆公司负责,婚棚、瓷器、桌椅、饭菜全有专业厨师承包,俗称“包桌”。不像从前,办一场喜事,事主最起码要忙上十天半月,如今的事主清闲无事,只要和服务方谈好要求、标准就万事大吉了。由此看来,商业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哪怕偏僻农村社会机体的每个毛孔,有三千年传统的中国小农生活方式就要彻底终结了。相应,农村喜事宴席的食材菜品也向广洋化、高档化发展,鸡鸭猪羊肉只是最普通的菜品,老鳖大虾、海参鱿鱼才被认为上档次。一桌宴席一般要有二十几道菜,十分丰盛。总而言之,在食材方面农村喜事宴席与城里人的喜事宴席已无太大差别,只是农村没有城里大酒店的场面气派、菜品精致和服务周到罢了。
农村的脚步永远跟着城市走,但总是慢半拍,包括理念也是这样。进入新世纪后,城里人大鱼大肉吃腻了,山珍海味也不稀罕了,饮食理念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开始崇尚杂面馍和野菜了。不可思议,杂面窝窝头和蒸野菜等竟然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城里大酒店里的餐桌,而且抢尽了山珍海味的风头。2005年参加同学儿子的一次婚宴,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同学和我一样,也属于非典型农民家庭,即一个人在事业单位上班,另一半在农村,有责任田,俗称“一头沉”。自然,我们这种情况的家庭婚庆喜宴是要在城里大酒店里进行的,不然,面子上是说不过去的。记得喜宴是在新城同盛酒店(老同盛)举行的,我的邻座是同学的农村亲戚,一位乡里老汉。上菜了,因为是商务餐,碗碟里的菜量都小,但花俏精致。邻座老汉夹菜有些迟疑,生怕大家一下子把盘里的菜夹吃完了,主人不好看。等到服务小姐又端上来两道菜,一盘是“蒸马蜂菜(永城地方的一种野菜)”,一盘是蒜泥调辣萝卜缨(叶),邻座老汉有点沉不住气了,睁大眼睛小声对我说:“怎么,这也上桌?”老汉看着大家把这两盘吃个精光,自己的筷子愣是一动没动。商务餐的档次是不低的,硬菜有清蒸鳜鱼、红烧鳝段、“霸王别姬”、油焖螃蟹、毛氏红烧肉等等,大家静静地一边饮酒,一边品尝。没想到,最后上馍品的时候,宴席的高潮出现了。一盘杂面窝窝头配着秦艽面糊端上来了,食客们的眼睛一下都闪光,伴随着一片嘘嘘声,筷子、勺子一阵紧密,顷刻之间就要报销。出于礼节,我赶紧把最后一个窝窝头蘸了秦艽夹给老汉。老汉称谢,却没有吃。接着愤愤不平地对我说,“唉,真邪性,杂面窝窝头能上大桌?我不吃,饿死也不吃,年轻的时候吃怕了!”宴席结束了,我和老汉先后走出大门,就听见老汉碰见同来的人抱怨:“唉,什么大酒店?没吃饱!没吃饱!”
几个窝窝头换走一个女人的贞节千真万确
时间:1961年深秋的一个下午。
地点:永城沱河一段的河堤外衰草连天、旷无人迹的荒野。
天气:阴云低笼,雾气迷蒙。
情景:河堤外一座刚堆埋不久的孤坟,孤坟被狗扒开了。新坟处秫秸杆子横七竖八,谷秸这一片那一片,枯草被折断、压倒、刨起。秫秸上、谷秸上、枯草上沾满血迹和星星点点的尸肉。尸骨东一根、西一根,两条野狗呜呜嚎叫着在舔舐、啃咬。十几只乌鸦在低空盘旋飞窜,哇哇地叫着,瞅着两条野狗的空档,落下来啄食。坟边一根柳木棍依然竖在那里,写有歪歪斜斜黑字的白纸幡依然悬垂。柳木棍被砍掉枝杈的白茬处,挂一绺长长的头发和几缕碎布条。看来坟里新埋的又被饿狗扒出来的是个女人,景象好惨,好瘆人啊。不错,新坟里埋葬的正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新坟北边庄上的。今天是其死后的第七天,按老规矩,是烧头七纸的日子。这不,你看,远远地正有一位老太婆㧟着一个条编篮子儿一声乖一声地哭喊着朝这孤坟走来。这老太婆是坟里孤鬼的婆婆,不过她不是来给媳妇烧头七纸的,而是来烧断路纸的,并且带来四根桃木橛子,要把儿媳钉住,不让其灵魂回家,彻底断路。走近了,婆婆突然抬头看见新坟处有狗和鸦,一个哆嗦,停住脚步,不再哭喊,一种不祥的预感立刻浮现,儿媳可能遭了狗了。婆婆本能地从篮子里拿出一根木棍攥在手里,镇定了一回,克服剧烈的恐惧,一步步移到坟边,看清了,一下子瘫软在地上,禁不住流泪,真正地放声大哭起来。两条狗吓得跑开了,吐着血红的舌头远远地等望着。老鸹飞去了,落在近处的一棵干树头上,呀哇呀哇叫着。过了好一会,婆婆回过神来,从篮子里取出一叠黄纸点燃了,坐在地上,一边哭一遍反复祷告:“儿啊,不是娘的心狠啊,今儿给你烧的是断路纸,你可千万不要再回家招惹俩孩子啊!”“儿啊,不是娘的心狠啊,恐怕你不听话,回家亲近孩子,今天要用桃木橛子钉住你啊!”“儿啊,你死怪你自己啊,你做出了那样的事,你能怪谁啊?”
草纸烧完了,没有风,地上留下一小堆白色纸灰。老太婆站起身,把刚才拿过的一根桃木橛子插在地上,从篮子里拿出一把破斧头用力往下砸。木桩被砸入地下,一点也不外露。接着,老太婆在新坟周围的其他三个方向又把三根桃木桩重重地砸入地下。完了,老太婆诅咒起来:“怪谁?怪你自己!活该,钉死你这贱鬼!”
老太婆走远了,那狗和鸦又来了,狗的呜呜声和鸦的哇哇声更显出这深秋荒野洪荒般的空旷和死寂。
原委:荒坟里的女人是北面村庄上的二贵媳妇,二贵媳妇是自己上吊死的。1958年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实行公有制,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具体做法是把各家各户的锅碗瓢勺收了,把粮食物品集中到公社,合大锅吃饭,即吃大伙。吃大伙,即是一二百人一个食堂,家庭生活变成集体生活,搞军事化,集体吃饭,集体出工。运动越搞越红,浮夸风越刮越大,生产越来越糟,饥饿情况越来越严重。到了1959年春天,永城县农村每人每天的粮食标准是七两粮食。一人一天七两粮食,如果分到家庭,绝对不会发生饿死人的情况;但是吃大伙就不一样了,当官的、司务长、炊事员等人及家庭无论如何要多吃多占,到一般群众嘴里的还有多少可想而知。树皮、野菜、草根都刮掘净尽。人饿得皮包骨头、浮肿,妇女断经,男人无性事。细数起来,二贵庄上三四百人,已经活活饿死十几人。二贵家四口人,二贵到很远的地方挖河去了。两个小孩,一个女孩四五岁大,一个男孩才一岁几个月,因而二贵媳妇才没有被派去河工工地。男人女人差不多都去河工工地了,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和实在离不开家的妇女。那时,大人领“大馍”,小孩领“小馍”。二贵媳妇带着孩子在生产队里干活,每顿饭从大伙领回一个大一些和两个小一些的杂面窝窝头,另有一小罐稀面汤。可想而知,二贵媳妇瘦得好像一副骨架,女孩少气无力,小男孩不再会走路了。就在前几天,孩子的姑姑,十四岁了,饿得受不了,独自跑到野地里寻草根野菜吃,没找到草根野菜,却逮住癞蛤蟆烧了吃,毒死了。二贵埋了妹妹又上工地了,二贵媳妇惊吓伤心生病了。一天夜里,管理大伙的司务长包了几个窝窝头,来到二贵媳妇家窗棂下,要二贵媳妇开门,被二贵媳妇骂走了。司务长按辈分叫二贵媳妇婶子,以前就相中二贵媳妇的摸样,有过非分之想,可二贵媳妇耿直,不买他的帐。这次司务长仍然不甘心,第二天夜里又拿了窝窝头来到窗棂下叫婶子。两个孩子哭喊着要吃的,声气微弱,二贵媳妇喘着粗气央求司务长离开。司务长不说话,把窝窝头一个一个塞到窗棂里面窗台就走了。第三天夜里,二贵媳妇开门了。
二贵挖河回来,看到儿女妻子活得好好的很高兴。两年后,偶然知道妻子曾经出轨,二贵震怒,闹得沸沸扬扬,赶妻子回娘家,不让带一个孩子。当天夜里,二贵媳妇羞愧交加,一根绳悬梁自尽。这样的人不能葬入祖坟,结果,用谷秸、秫秸卷了,被埋在远离村庄的荒野里。
这是真人真事,碍于当事人和孩子还在,不便说出真姓名。在那个饥饿时代,几个杂面窝窝头或者一点点粮食换走一个女人贞节的事很多很多。
“不吃粮食”这句骂人狠话绝对是曾经的现实
在永城及附近区域,“你不吃粮食”,是一句骂人狠话,意思,你是不吃粮食的畜生,不是人。不过,这句骂人狠话却反映了1980年以前饥饿时代永城农村人吃饭的现实情况,“红芋汤,红芋馍,离开红芋不能活”的顺口溜正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永城农村生产队时期,从红芋萝卜收获季节开始直到第二年收麦前,人就“不吃粮食”了,或者很少“吃粮食”了,几乎全吃红芋萝卜。在永城,在中国,红芋萝卜是不被算作粮食的。那时社员家里没有存粮,地里收获什么吃什么,队里分什么吃什么。农历四五月份收麦子,每位社员可以分得六十三斤到百来斤不等的麦子,工分多的多分,工分少的少分。上级规定,如果每人平均分不到63斤小麦,生产队就可以不交公粮来补足。从收麦到收玉米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人们全靠百十斤麦子,这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白面馍阶段。秋收季节到了,社员最先分到手的是春玉米,于是人们吃的馍馍立马就变成纯玉米面团子或者窝窝了,蜡黄蜡黄的。因为大多数人家的麦子早吃完了,如果还有一点点,总要留着过年用和来客吃。分高粱、谷子、大豆和春红芋的时候,玉米吃完了,馍馍又立即变成高粱、谷子、大豆和红薯干面掺和在一起做成的杂面团子或者杂面窝窝头了。这时红芋也登场了,烀红芋,煮红芋汤,蒸红芋渣窝窝头等等,目的是尽一切可能节省干粮食,因为红芋不耐储存,放久了还会坏掉。那时大豆和小麦有同样身价,在北方粮食黑市上最贵,要三四毛钱一斤,而一个鸡蛋才卖二三分钱。因为单独的玉米、高粱、谷子和红芋干面太散,做不成面条,必须掺和小麦面或者豆面才成。所以从秋季开始,人们要吃面条,只有吃杂面面条,而杂面面条绝对离不开大豆,尽管大豆面有豆腥味,难吃极了。生产队里最后收成的是夏红芋和胡萝卜,这时候,大人多、饭量大的家庭就全面进入不吃粮食、吃红芋萝卜的漫长阶段了,从年前到整个春天,几个月啊。人们把一部分夏红芋鲜窖起来,一部分晒成红芋干,磨成红芋面。干粮食不多了,于是早上烀红芋、烧红芋汤,上午蒸红芋干面窝窝头,晚上还是喝红芋汤、吃红芋面窝窝头。然而,就是这样,到了青黄不接时间,很多家庭连红芋、红芋干也快吃完了,就要挨饿,饥一顿饱一顿,挨到收麦。说起来是个笑话。1982年春天,我的大孩子出生不久,得了新生儿黄疸在县医院住院治疗。一个病室住十多个病人,其中有一个病人家在马桥乡,需要输血,家里来了几个亲友供血。几个亲友都黑黄瘦,年龄偏大,验血的结果不理想。他们从门诊回到病房说,抽出来的血稀,颜色又浅,滴在白布上都不染色。全病室的人都疑惑,怎么会这样。这时,一个亲友脱口而出:“我们都不吃粮食,血哪能不稀!”大家都想笑,这句话等于骂自己是畜生。病人家属赶紧解释:“不要笑俺,真是这样,天天就是吃红芋、红芋干面窝窝头,不见一粒粮食,哪有稠血!”82年时,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刚开始,一些地方,尤其以红芋种植为主的永城新桥、马桥、裴桥、李寨公社等县南广大区域,还没有摆脱主要以红芋果腹的困境。
以我的亲身体验,在吃饭方面,1970年前后可能是永城农村的最苦难阶段。那阶段,我已经十几岁了,清楚记得几件事,足以说明当时的困苦情况。一个情况是生产队春天派人夜里看守大麦苗子。现在的人理解不了,饥饿年代,永城乡下人最大的关口就是荒春季节。去年分的粮食将要吃完了,而麦子还没成熟,要想青黄不接时有的吃,就得提前以蒸食树叶、野菜的办法来节省粮食,因为“糠菜半年粮嘛”。开春最早长出叶子的是柳树,柳树有甜柳和苦柳之分,苦柳柳叶苦,甜柳柳叶不苦,可以拌了面、加盐蒸熟吃。嫩甜柳叶捋完了,没捋的也老了,接着是蒸食榆钱子和榆树叶。榆钱和榆树叶比甜柳叶好吃多了。榆钱没有了,榆叶又老了,可地里野菜还没有长大,有的人就在黑夜里去偷割生产队里还很嫩的大麦苗子蒸了吃。那时各生产队都要种一块大麦,因为大麦要比小麦早熟一二十天,能提早为断粮的家庭救急救命啊。为了保证大麦有收成,生产队在大麦苗子嫩的阶段要派人在夜里看守着,不然大麦苗就要被偷光。不怕读者笑话,我也吃过一次二哥偷来蒸吃的大麦苗,没什么味,就有一股青气。春天可以蒸食的还有洋槐花、樗树花穗和各种野菜。洋槐花捋完了,有的人家还蒸食嫩的洋槐树叶子。我的一个远房嫂子一家,因为吃洋槐叶吃多了,都有点浮肿。唉,往事不堪回首,现在的人都在为房子、车子、票子奔忙,而那时的人几乎整年整年都在为填满肚子而劳神。
另一件事,公社干部下到村庄推广红芋创新吃法。大概我都上初中了,一天吃午饭的时候,生产队长喊社员都到家后傻奶奶家学习公社干部来推广的红薯创新吃法。很新鲜,我也去看了。公社干部带来一架木制的器具,底下是一块木板,木板中间有一个带均匀漏眼的木臼。上面是一根木棍,木棍下带一个木杵。公社干部让傻奶奶预先蒸一锅红薯干面窝窝头,等大家都到了,指挥把刚出锅的窝窝头放到木臼里,然后把木杵对准木臼用力下压棍子,挤出的红薯干面条漏到水盆里,就制成红薯干面面条了。这种红薯干面面条用油盐调合了,比单纯的红薯干面窝窝的适口性好一点。大家一看,都明白了,所说的创新,实际上就是把刚出锅的红薯面窝窝头压成红薯面面条。这吃法没流行,问题在于费那么大力气,红薯干面面条实质上还是红芋面窝窝头味道,没有多少改变。后来有思想了,我感慨那时的干部在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方面都做了些什么性质的工作呀,令人哭笑不得。
还有一件是传达毛主席最新最高指示“忙吃稠,闲吃稀”的事。记不准到底是那一年了,应该还是1970年前后。一天,生产大队敲锣打鼓庆祝毛主席发表最新最高指示,广播喇叭里广播指示内容,大意就是全国人民要节约,农忙时吃稠饭、农闲时吃稀饭。接着就广播评论文章,赞扬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对广大中国人民关怀真是无微不至,竟然对百姓怎样吃饭都作出了具体指示。早几天决定要写这篇文章了,毛主席这条“忙吃稠,闲吃稀”的最高指示自然浮现脑海,马上网搜一下,原来是毛泽东1959年致六级干部公开信的内容:
“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  
     我想和同志商量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农业的。  
     ……
第三个问题,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闲时半干半稀,杂以蕃薯、青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经过十年八年奋斗,粮食问题可能解决。在十年内,一切大话、高调切不可讲,讲就是十分危险的。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一件大事。”  
这样看来,我听到大队干部传达的这条毛主席最高指示不是最新指示,而是毛主席最高指示的又一次最新传达,不知这个说法准不准确,有待考证。
从毛主席1959年发表“忙吃稠、闲吃稀”公开信、1970年前后让再度传达这条最高指示看,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民的真实饥饿情况看,毛泽东搞了一辈子并没有搞饱全国人民的肚子,而邓小平从1979年开始搞了一阵子,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就吃饱了,吃上白面馍了,使杂面窝窝头时代一天早晨结束并永久性终结了。
                                               
2015年11月25日完稿

发表于 2016-8-12 16: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信息量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2 16: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2 17: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
五味陈杂,回味中对比珍惜眼前的幸福,向那一代人民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2 17: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
很久没有看到这种真实的叙述文了,接地气。

点评

赞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2 1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2 17: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现代人确实很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2 17: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润玉阁 发表于永城论坛 2016-8-12 17:37
很久没有看到这种真实的叙述文了,接地气。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2 1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
社会变化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2 19: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有图就好了,不过还是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2 2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
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删帖申请 | 隐私保护 | 使用帮助 | 法律声明 | 举报不良信息 | 返回首页

 

永城人,网聚永城人气! 凝聚永城力量,打造网上永城!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永城人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永城人论坛QQ群列表 | 友情链接/商务合作:QQ/11963852 | 投诉申请/媒体合作/联系站长:QQ/29578249

永城人论坛信息均由注册会员个人自由发布,永城人论坛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永城人论坛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律师

友情链接:永城生活网 | 永城房产网 | 永城招聘网 | 永城人才网 | 永城市信息港 | 永城信息网 | 永城人才招聘网


豫公网安备411481020001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282

QQ|手机版|Archiver|永城人论坛 ( 豫ICP备17039736号 )

GMT+8, 2024-4-27 04:10 , Processed in 0.47336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